查看:6177 回复:0
发表于 2022-12-20 19:28
|
煎煮解表发汗汤药要武火急煎,也就是说不宜文火久煎,这几乎人所共知。据说像麻黄、桂枝等表药久煎性味能够散失。我认为不尽其然,现提粗浅看法,与同道师友商讨。
《伤寒论》中的发表剂多要久煎,如桂枝汤“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”,就是说慢火将水由七升煎至三升,这可算作文火久煎之例。
有人认为是因芍药之故,可是桂枝去芍药汤仍“以水七升, 煮取三升”。麻黄汤“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煮取二升半”,从耗水量来看,其煎煮时间竟比桂枝汤有过之。
再如大青龙汤也是“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,内诸药煮取三升”;小青龙汤则“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,内诸药煮取三升”;麻黄附子细辛汤煎法同之。
笔者认为:麻、桂、青龙诸方本属久煎之剂,但因人们惑于汗剂轻清不宜久煎, 所以这类效方因煎不当无效或效不理想,岂不惜哉?
仲景煎煮汤药之法,不仅只为煎透药物取出治病成分而已,还要继续煎炼化合,使从各药煎出之物继续受热相互影响、产生变化,或者先煎先熬某药再纳他药或再入煎,都为的是尽量使所用各药,扬长避短,互相合和,达到治愈疾病目的。
可惜后人忽视这点,煎不遵法反怪古方不治今病。有对麻桂赞而不用,甚至不将他们作为发汗剂解表对待,比如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组编的《中医方剂临床手册》一书, 将麻黄汤划为止咳平喘化痰剂,将桂枝汤编入和剂,解表剂中反无此二方。
总之,解表发汗剂不宜久煎之说,不可一概而论。
辛凉剂桑菊银翘似可,但辛温剂则不然矣。据笔者临床观察,麻桂诸方煎遵其法确有良效,如惧麻桂辛柴量大,遵法久煎则可无虑
联系电话或WA:081213317921
|
|
|
|
|
|
|